目前分類:感想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napshot20080415232704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警告! 本文有洩漏劇情,
若您還沒看過「旋風管家」這部卡通,
不想知道劇情者請勿閱讀.

2007年, 很多以捏他惡搞為題材的作品被動畫化,
「旋風管家」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 這部又宅又萌的卡通,
竟然不是深夜動畫....

「旋風管家」主要是一部以管家為題材的搞笑動畫,
同時也是一部玩捏他的動畫,
惡搞到的作品遍布各種不同類型的ACG,
很多橋段以及「背景裡的蛛絲馬跡」,
都是沒看過相關作品根本不會懂的,
這樣的動畫, 卻是在白天播出,
而且還是52話的年番.

為了玩捏他, 自主規制是一定要的,
這作品不使用罐頭音效, 消音都直接用「嗶」聲蓋過,
用到後來甚至可以一句話裡用好幾種音調的嗶嗶聲,
畫面部份則是用自主規制君擋掉,
自主規制原本是為了防止內容超過電視播放的尺度,
用到後來卻似乎成了搞笑的一種表現方式.

女性角色相當多似乎也是這作品的特色之一,
雖然是為了滿足喜歡萌系角色的觀眾的需要,
而加了很多所謂的「殺必死」鏡頭,
但說穿了也只不過是清涼一點的畫面,
畢竟不是深夜動畫, 沒辦法玩太大,
「入浴鏡頭」一定是一堆水蒸氣把畫面弄得白濛濛一片,
似乎有點諷刺的味道.

卡通也跟現實作了某種程度的結合,
除了原本就玩很大的ACG捏他以外,
有時候還會出現如日劇, 電影等等的捏他,
網路流行題材之類的一樣也沒放過.

聲優方面, 除了利用聲優所配音過的其他角色玩捏他以外,
也經常看到畫面中出現聲優的題字,
算是滿足聲優控的需要.

主角「綾崎颯」, 雖然是男主角,
不過在這「女裝少年」當道的年代,
偶爾會被逼換上女裝服務觀眾,
因為不是像「宮小路瑞穗」或「渡良瀨準」的萬年女裝,
女裝貌就變得很珍貴, 變得很令人期待.

大小姐「三千院凪」,
跟「幸運星」的「泉此方」一樣是宅女,
但感覺上宅的程度還是此方獲勝,
另外就是有著不愛出門的傾向, 好像跟某人很像,
雙馬尾的黃色頭髮, 感覺就像拿掉包子頭的「月野兔」.

「瑪莉亞」, 三千院家的女僕,
成熟溫柔體貼型的角色,
不過為了要讓觀眾覺得很萌,
所以有害怕蟑螂的弱點.

白皇學院學生會長「桂雛菊」,
一樣是成熟溫柔體貼型的角色,
也一樣為了要讓觀眾覺得很萌,
所以有懼高症這個弱點.

小凪的青梅竹馬「愛澤咲夜」,
操著大阪腔的吐嘈型角色.

小凪的未婚夫「橘亘」,
算是一位滿有上進心的少年,
也算是在這部動畫裡用來傳達教育意義的角色.

白皇學院的世界史教師「桂雪路」,
是「桂雛菊」的姊姊,
感覺就是一副沒有大人樣的大人.

小颯之前的同班同學「西澤步」,
路人角色一名, 再怎麼沒戲份, 一定每集都會出場,
玩過類似方式的作品是「瀨戶的新娘」的「阿政」,
如果本篇故事裡沒有他出場, 就會追加「今天的阿政」小單元,
但「旋風管家」的玩法是隨機插入一段分鏡(通常是吃東西的鏡頭),
然後又把這一小段當作ED後提供畫面的背景,
在本作品裡以「普通」聞名的角色,
普通得很有特色.

學生會三人娘「瀨川泉」、「花菱美希」、「朝風理沙」,
經常表演戰隊系作品常用的橋段來娛樂觀眾,
坦白講我不是對這種有興趣,
反而是她們的角色歌曲CD封面上掀裙子的樣子(羞).

其他沒寫到的角色代表沒什麼看法囉,
以下是聲優.

「綾崎颯」的「白石涼子」,
是「秋之回憶系列」的「木瀨步」,
其實這是為了Drama CD的伏筆....

「三千院凪」的「釘宮理惠」,
是「灼眼的夏娜」的「夏娜」,
「馬鈴薯沙拉」的「春日乃音音」.

「瑪莉亞」的「田中理惠」,
是「你是主人我是僕」的「九鬼揚羽」,
「君吻Pure Rouge」的「二見瑛理子」,
「Chobits」的「小啷」.

「桂雛菊」的「伊藤靜」,
是「xxxHOLiC」的「九軒向日葵」,
「你是主人我是僕」的「久遠寺森羅」,
「藍蘭島漂流記」的「千影」,
「月面兔兵器米娜」的「甲州翠玲/大月米娜」,
「Happiness!」的「上條沙耶」.

「桂雪路」的「生天目仁美」,
是「藍蘭島漂流記」的「梅梅」,
「女子高生」的「高橋繪里子」.

「鷺之宮伊澄」的「松來未祐」,
是「少女愛上姊姊」的「十條紫苑」,
「初音島」的「鷺澤賴子」.

「愛澤咲夜」的「植田佳奈」,
是「女生愛女生」的「大佛彈」,
「Fate stay/night」的「遠坂凜」,
「真珠美人魚」的惡役「沙羅」.

「橘亘」的「井上麻里奈」,
是「旋風管家」的「暮里詩音」(呃, 聲線差真多),
「學園烏托邦 學美向前衝」的「上原睦月」,
「月面兔兵器米娜」的「佃美奈/月城米娜」,
「南家三姊妹」的「南夏奈」.

「貴嶋沙希」的「中島沙樹」,
是「東京貓貓」的「桃宮莓」,
「旋風管家」的「大河內大河」(呃....)

「朝風理沙」的「淺野真澄」,
是「少女愛上姊姊」的「御門真理亞」,
「女子高生」的「鈴木由真」,
「女生愛女生」的「摩利亞由紀」,
「秋之回憶系列」的「兒王響」.

「花菱美希」的「中尾衣里」,
是「萌單」的「手塚澪」,
「月面兔兵器米娜」的「六棟エスカルティン」.

「東宮康太郎」的「佐藤利奈」,
是「南家三姊妹」的「南春香」,
「旋風管家」的「牧村志織」, 差真多.

「霞愛歌」的「加藤英美里」,
是「幸運星」的「柊鏡」.

「葛葉霧香」的「豐口惠」,
是「Myself;Yourself」的「藤村柚希」,
「Chobits」的「大村裕美」.

「球球」的「小杉十郎太」,
是「SHUFFLE!」的「神王」,
「發明工坊」的「史托卡」,
「鬼神童子ZENKI」的「前鬼」,
「魔法騎士」的「蘭提斯」.

「西澤步」的「高橋美佳子」,
是「藍蘭島漂流記」的「麻知」,
「秋之回憶系列」的「北原那由多」,
「Punipuni Poemi」的「高橋美佳子」,
這位也是我少數因為聽角色歌曲而熟悉的聲優之一.

因為這部是年番, 用掉了2個OP和4個ED曲,
最喜歡的是第三首ED「Chasse」,
雖然整個ED都只有小凪演出,
不過我覺得作得很讚, 歌也很好聽,
主唱是「詩月カオリ」, 有唱過「七色星露」的OP.

這部作品對我, 對整個ACG界而言,
都算是指標性作品,
對我而言, 它是我開始從網路上低調動畫以來,
第一部不是少女漫畫改編的年番.

「旋風管家」跟「幸運星」都一樣可以算是所謂「電波系」的作品,
看的人會很兩極化, 不是很樂在其中, 就是會覺得很無趣,
但這樣的動畫竟然在白天時段播, 而且還是年番,
一開始還被人稱為「34時播出的深夜動畫」(),
但其實這樣多少也代表著御宅族的文化不再是特定族群的專利,
而是一般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旋風管家」的動畫化, 雖然讓部份原作派失望,
不過沒看過原作的我, 看這部其實感覺很舒服,
雖然還是賣萌, 不過沒有過激的場面,
音樂和畫風都相當不錯, 笑料也很夠,
算是少數我相當喜歡的作品之一.

[後記]
「旋風管家」雖然是16:9製作的節目,
但地上波類比放送畫面是裁掉左右兩邊,
而不是上下加黑框,
也因為這樣, OP和ED的工作人員名單,
以及Eyecatch裡的標題logo,
節目當中的字幕, 「管家通信」單元裡的人物卡片位置,
都可以明顯看到避開了左右兩邊的空間,
如果留意看這部作品的話,
會發現很多地方的構圖都會有避開畫面左右兩邊的感覺.

採用同樣作法的作品還有「女子高生」、「xxxHOLiC」、
「電腦線圈」、「CLANNAD」等等.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IBde3SJq2or53cykRApPFAKDrvWfhg/YKliEI4dfCp7VjIbFXcgCgk3Om
A5ZFf96Uz5t50YeChydYW/I=
=Sq6I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pshot20080410203540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警告! 本文有洩漏劇情,
若您還沒看過「君吻Pure Rouge」這部卡通,
不想知道劇情者請不要閱讀.

這是一部由戀愛遊戲改編的動畫,
戀愛遊戲, 或者動畫化後的作品,
目的通常都是讓玩家或觀眾在欣賞的過程當中,
融入主人公的角色, 享受劇情的同時,
也享受著與二次元角色們的互動.

不過, 這部卡通不但挑戰了這個定律,
而且也是少數看了可能會討厭女主角們的作品.

主人公被拆成三位的結果,
感覺就好像是在看單純的校園戀愛劇,
另外, 雖然也有被玩到爛掉的老梗「三角戀情」,
只不過這部作品的呈現方式嘛....

劇情整體而言,
這部的男生實在都是好人, 不對, 對感情很專一,
女生的話就感覺很花心, 很耍心機, 不對, 很優柔寡斷....

先來談談各個女主角吧,
「星乃結美」, 算是各個女主角裡我覺得比較ok的,
很典型的文靜型和溫柔型角色, 只可惜後來轉學了.

「咲野明日夏」, 運動萬能的外向型角色,
對於相原, 算是有點因護生情吧,
雖然故事裡我覺得她面對感情不是很漂亮,
不過我倒是滿喜歡最後對相原的告白宣言的.

「栗生惠」, 呃, 就風紀股長嘛,
學園動畫的要素之一.

「二見瑛理子」, 很怪異的一個角色,
奇特的思考模式, 似乎只增加故事的有趣性,
並沒有增加到觀眾對她的好感度,
雖然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
但是看她跟相原認識之後的轉變,
其實還滿有趣的.

「祇條深月」, 這....應該是配角吧,
標準的大小姐, 但就真的只是普通的大小姐而已.

「水澤摩央」, 整部作品裡我最討厭的角色,
故事中段, 對於自己感情的優柔寡斷以及逃避的方式,
坦白講真的看到會想翻桌,
一直到了結局前夕才比較不那麼討厭她一點.

「里仲成美」和「相原菜菜」,
坦白講, 兩個女高中生拿著明明就很醜的青蛙玩偶,
然後講「好可愛」, 感覺真的好不習慣,
但後來卻也看習慣了,
而事實上這兩位配角, 的確對故事有加分的效果.

「川田知子」, 同類型作品裡都會有的「女教師」角色,
只不過這位老師似乎有喜歡裝年輕的壞習慣....

這作品不但玩多角戀情, 而且玩得夠大,
有時候我會覺得, 既然三角戀情一定會有個人受傷,
那不如趕快找一個捅一刀下去還比較快,
但似乎有時候, 就是連要捅誰也無法下決定,
這好像也是這類型作品吸引人之處吧.

結局方面, 感覺摩央跟光一這對,
翻盤實在翻得太晚了,
不過為了這個翻盤, 前面鋪了好多梗,
寫劇本的人還真是用心, 只能這麼說了.

「星乃結美」的「小清水亞美」,
是「Myself;Yourself」的「八代菜菜香」,
「幸運星」的「柊鏡」(遊戲和廣播劇).

「水澤摩央」的「池澤春菜」,
是「Keroro軍曹」的「西澤桃華」,
「CLAMP學園偵探團」的「梓夜凪砂」,
「秋之回憶系列」的「南燕」,
「格鬥天王」的「麻宮雅典娜」.

「咲野明日夏」的「廣橋涼」,
是「CLANNAD」的「藤林杏」,
「幸運星」的「泉此方」(遊戲和廣播劇).
「瀨戶的新娘」的「錢形巡」(廣播劇).

「二見瑛理子」的「田中理惠」,
是「旋風管家」的「瑪莉亞」,
「Chobits」的「小啷」,
「瀨戶的新娘」的「瀨戶燦」(廣播劇).

「祇條深月」的「能登麻美子」,
是「女子高生」的「佐藤綾乃」.

「相原菜菜」的「野川櫻」,
是「瀨戶的新娘」的「江戶前留奈」,
「少女愛上姊姊」的「高根美智子」,
「魔法美少女」的「魔宮步」,
「舞-HiME」的「宗像詩帆」,
「發明工坊」的「奈奈」,
「初音島」的「朝倉音夢」,
「秋之回憶系列」的「日名明日香」.

「栗生惠」的「中原麻衣」,
是「CLANNAD」的「古河渚」,
「Myself;Yourself」的「星野麻美」,
「魔法美少女」的「吉川舞夏」,
「舞-HiME」的「鴇羽舞衣」,
「交響樂之雨」的「朵魯坦」,
「幸運星」的「柊司」(遊戲和廣播劇).

「川田知子」的「川澄綾子」,
是「馬鈴薯沙拉」的「夏蜜柑」,
「月面兔兵器米娜」的「師走米娜」,
「Kanon」的「美坂香里」,
「Fate/stay night」的「Saber」,
「灼眼的夏娜」的「吉田一美」,
「發明工坊」的「娜諾卡」,
「妹妹公主」的「千影」,
「秋之回憶系列」的「鳴海沙子」.

「真田光一」的「日野聰」,
是「灼眼的夏娜」的「坂井悠二」.

「相源一輝」的「水島大宙」,
是「瀨戶的新娘」的「滿潮永澄」,
「女子高生」的「下高谷孝則」.

「柊明良」的「福山潤」,
是「xxxHOLiC」的「四月一日君尋」,
「變身公主」的「河野亨」.

OP曲「青空loop」(藍天loop),
歌如其名, 會讓人一直loop的輕度電波歌,
不過就音樂部份整體而言,
也只有這首歌好聽.

整體而言, 這作品多少能滿足觀眾們對校園戀愛的憧憬,
整部就是一個很單純的學園動畫,
殺必死, 傲嬌, 女裝少年, 魔法少女, 異世界,
科幻, 血腥畫面, 暴力場景, 人性描寫等等,
在這部作品裡完全找不到,
非常適合那些不喜歡重口味的人們看.

最後, 我想說的是, OP裡結美在電車上看書這一幕(請參考上圖),
明明附近一堆空位, 為什麼不找個位子坐下來看書呢?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H/igbSJq2or53cykRAhEKAKCwnFcVyKuutc9DOJZSnBZOhKscIQCg0vul
Nr0+a+BTTMsXRSFguTC1lvw=
=SeA9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pshot20080319231340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記得第一台隨身聽是西滴式的,
是我國中的時候, 家人買給我的,
那個時候西滴也差不多取代錄音帶,
自己也有西滴, 不過只能用家裡的音響聽,
所以, 第一台西滴對我的意義,
並不是出門時可以聽音樂,
而是可以自己享受音樂而不必顧慮家人對音樂的喜好,
畢竟家裡只有我在聽卡通歌.

雖然那個時候已經有出耳機線控和防震功能的西滴隨身聽,
不過我那台沒有這些功能,
「反正我又不會一邊聽音樂一邊跑來跑去」,
那個時候這麼想.

後來, 這台西滴隨身聽成了我國中生活裡的一部份,
利用下課十分鐘聽個兩首歌, 鐘聲響了就收起來,
成為我那個時候的習慣,
偶爾會有同學來關心我聽了什麼歌,
不過真的只是偶爾,
畢竟聽卡通歌的傢伙, 是會被班上的人當成怪咖的.

也因此, 我的書包裡永遠都有一台西滴隨身聽,
幾顆AA電池和幾盒西滴片常駐,
原本就很重的書包卻因此更重了.

這台西滴隨身聽就這樣陪伴著我進入高中生活,
高中是搭校車上下學的, 約半小時車程,
那個時候都會先打開隨身聽,
把要聽的歌選好, 設法控制在半小時左右聽完,
因此等音樂結束時也差不多就準備下車了,
記得那個時候, 我聽「青澀之戀」的角色歌曲集聽很大,
那片西滴的第十首「ウルトラesp」我幾乎每天聽,
下場是聽到那片西滴被刮壞了....

第二台隨身聽就是MP3了, 大概在大三時買的,
那個時候的MP3還很貴, 而且體積還做得不夠小,
不過我還是因為某些因素敗下去了,
128MB的容量, 大約只能塞兩片西滴的歌,
其他如FM的功能幾乎是沒有在用,
錄音筆的功能, 偶爾上課時有派上用場.

常聽卡通歌的我, 其實有在買MP3隨身聽之前,
考慮過日文顯示的問題,
不過那個時候幾乎沒有MP3支援日文歌名顯示,
所以就作罷,
也因為這樣, 每次要傳歌到MP3之前,
我都會先把歌名的ID3 tag改成數字,
為的就是不讓MP3顯示出亂碼,
後來廠商有出了支援日文歌名顯示的韌體,
不過要把ID3 tag改成S-JIS編碼,
感覺麻煩只好就算了.

這台MP3附的耳機是頸掛式的,
好處是攜帶方便, 壞處是線不夠長,
那個時候我經常把MP3連同耳機線掛在脖子上,
再放到上衣胸前的口袋裡,
成為同學們認我的標誌,
偶爾有時候突然不戴了, 就會被人問「你的MP3呢?」之類的話.

因為我買MP3的時間點, 相較於其他同學朋友來得早,
所以那個時候有很多同學都會來跟我借去聽,
那個時候還真希望他們是因為喜歡聽卡通歌才借的,
而不是為了體驗「聽MP3的感覺」才借去聽的.

後來我在大五時換了支能聽MP3的手機,
用手機聽音樂真的很方便,
不像之前聽MP3時, 有來電時手忙腳亂地接.

只不過這手機調音量的功能還真不方便,
打個比方, 調成1太小聲, 2太大聲, 沒辦法調到1.5,
而且還是不支援日文歌名顯示,
有播放清單的功能, 不過只能在手機裡弄,
感覺很不方便,
原本只有64MB, 本來有想過要買記憶卡去擴充它的容量,
也就因此作罷.

第4台隨身聽, 是最近的事情,
是台iPod....是的, 我敗了台iPod,
就是水果出的那個惡名昭彰(?)的隨身聽,
會想到買iPod本來只是為了能夠在last.fm這個網站上作記錄,
不過長期以來聽隨身聽無法滿足的日文歌名顯示功能也解決了,
iPod還支援專輯封面顯示, 剛好平常整理MP3時就有加專輯封面的習慣,
這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原本以為只能透過iTunes或其他第三方軟體才能放歌進iPod很麻煩,
後來發現其實這樣歌比較好整理,
而且還可以先在iTunes建好播放清單, 傳進iPod用,
不用受限於iPod的介面去操控播放順序,
雖然如此, iPod的操作介面其實也夠方便了,
特別是觸控轉盤, 在一長串歌曲清單裡移動很快.
不像過去只能一首一首跳,
這台還能看影片, 不過螢幕真的太小,
而且還需要轉檔, 大概只會拿來複習看過的卡通吧.

雖然我對音質不是很講究,
但是對聽音樂這檔事很講究,
目前我用的是nano三代,
8G的容量雖然還不夠塞我所有的歌,
不過在使用上也夠彈性了,
至少不用像過去那樣花太多時間在換歌上.

目前這台iPod通常都是上班和外出時聽,
除了偶爾當機之類的小毛病之外,
其他都方面都還不錯.

當然, 也因為這台iPod,
原本的MP3我就讓它擔任起隨身碟+錄音筆的角色,
手機的話, 就把裡面的歌砍一砍,
多一點空間拿來拍照攝影吧,
咦? 那數位相機....

謎之音: 「為什麼你『CD』都要寫成「西滴」? 」
我: 「這....我也不知道....」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H4S6jSJq2or53cykRAlD0AKDl5bfWTESy3NElk+5ylyq9rxDcnQCg2GU4
Erv7A7FeayLYiSNBwykcwFM=
=6yDg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pshot20080309205123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警告! 本文有洩漏劇情,
若您還沒看過「電腦線圈」這部卡通,
不想知道劇情者請勿閱讀.

「電腦線圈」基本上是個以近未來為舞台,
以未知的科技為故事主軸的卡通,
雖然如此, 故事要所要描述和表達的,
卻都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和遇見的.

故事裡假設在未來,
「電腦眼鏡」成為每個人身上都會穿戴的配備,
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而故事裡的人們, 用它來打電話,
上網, 在它構築的虛擬世界裡冒險,
藉著眼鏡的視野, 現實與虛擬之間重疊了,
於是人們用它在現實與虛擬之間游走,
有點「駭客任務」的味道.

「小此木優子」的「折笠富美子」,
是「Chobits」的「柚姬」,
「GTO麻辣教師」的「冬月梓」.

「天澤勇子」的「桑島法子」,
是「CLANNAD」的「坂上智代」,
「Chobits」的「國分寺稔」,
「神風怪盜」的「日下部瑪倫」.

「京子」的「矢島晶子」,
是「神風怪盜」的「亞克希斯」(名古屋稚空的天使)和「小都」的媽媽,
「xxxHOLiC」的「雨童女」.

「原川研一」的「朴璐美」,
是「變身公主」的「四方谷裕史郎」.

「姑姑」(原川玉子)的「野田順子」,
是「東京貓貓」的「藤原石榴」,
「彼氏彼女的事情」的「井澤真秀」.

「小亮」的「小林由美子」,
是「Puni Puni Poemi」的「小林」,
「秋之回憶系列」的「力丸紗代里」,
「妹妹公主」的「小衛」.

故事採雙主角制,
從優子和勇子兩位轉學生出發,
帶著電腦眼鏡, 經歷大黑市裡各式各樣的事件和都市傳說,
表面上好像只是一群小學生打打鬧鬧,
但用心去看的話, 其實會有很多體會,
例如小學生之間的小團體現象,
單純的友情, 面對異性的青澀表現等等,
結合虛擬世界的冒險,
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是我們還沒接觸過的科技,
但事實上有很多都是網路上正在發生的事,
只是卡通用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而已,
另外對於網路世界裡的攻防戰, 導航系統的錯誤用法,
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 長輩對小孩子「沉迷」問題的應對,
親子之間的代溝等等, 故事裡都有著墨到.

科幻題材的作品本身通常都會有很複雜的世界觀和設定,
「電腦線圈」的世界觀其實不會太難懂,
但是很多用語和設定還滿複雜的,
說真的, 只看完一遍的我還滿多地方沒搞懂,
雖然如此, 還是有一些體會和感觸,
只是, 呃, 不知道該怎麼寫.

咳, 這部雖然不走美型或可愛畫風, BGM似乎也普普,
不過其他各方面都很不錯,
包括OP和ED曲, 動畫分鏡和運鏡都很流暢,
作畫品質也相當穩定,
算是相當值得一看的作品.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H1RM5SJq2or53cykRAsP7AKCs1JKHjjbPqYmRjbjkYR0h4z3alQCdFtgJ
H3jadYlO5IUGIxqc7o/V0cQ=
=DsWR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pshot20080206203953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警告! 本文有洩漏劇情,
若您還沒看過「Myself;Yourself」這部卡通,
不想知道劇情者請勿閱讀.

這部卡通, 跟戀愛AVG「秋之回憶」系列有很大的關係,
工作人員名單裡名字重覆的很多,
人設和劇情風格, 也有「秋之回憶」系列的影子.

秋之回憶並沒有TV動畫化過,
只有出過OVA型式的動畫,
OVA因為作畫品質的緣故, 被很多人認為是敗筆,
因此「Myself;Yourself」動畫上映時,
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為了照顧秋之回憶fans的需要.

「Myself;Yourself」其實是同名遊戲在發售前在電視上上映的動畫,
遊戲是戀愛AVG型式, 動畫內容也就跟大部份同類型動畫大同小異,
這部一樣是男主角踩遍flags之後再往結局發展的類型.

劇情上, 這部卡通跟「秋之回憶」系列一樣,
著重人性裡真實面的描寫, 以及過往遭遇帶來的影響,
結局方面也是那種屬於很歡樂的結局,
故事裡頭一樣有傳達給觀眾們啟示和鼓舞.

「八代菜菜香」, 動畫裡故事的主軸,
故事裡她對過去痛苦的經歷的失憶, 以及對郵筒的依賴和寄託,
我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只是沒那麼誇張,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雙親外遇和家庭暴力對下一代的影響,
算是很悲情的角色,
聲優「小清水亞美」, 還不熟....

「織部麻緒衣」, 除了眼鏡和嬌滴滴的講話口音以外,
沒什麼太大的印象,
聲優「金田朋子」, 同樣也沒什麼印象.

「若月朱里」嘛, 故事裡頭,
她跟破壞自然的都市開發計畫,
以及為了自身利益罔顧親情的父親對抗那段故事,
讓我誤以為我在看「藍天下的約定」(有類似劇情),
不過這樣的劇情卻也是秋之回憶系列風格的寫照,
我也滿喜歡的,
聲優「田村ゆかり」, 這....上一篇才剛列過....

「持田雛子」, 看她的故事,
會讓我把她跟「美少女戰士」的「小阿兔」聯想在一起,
兩個人都很喜歡裝成熟, 只不過在這卡通裡,
還是有刻意把她稚氣的一面表現出來就是了,
聲優「村田あゆみ」,
是「秋之回憶系列」的「黑緒彼方」,
同時也唱過「藍天下的約定」的ED, 「Happiness!」的OP,
以及「秋之回憶系列」裡很多首歌.

「藤村柚希」嘛, 就年輕女教師,
沒什麼特別的, 類似作品裡似乎都要有一個這樣的角色,
聲優「豐口惠」,
配過「旋風管家」的「葛葉」,
「Chobits」的「大村裕美」,
都是不太熟悉的角色....

「星野愛沙美」, 她的劇情剛好是由愛生恨的寫照,
劇情裡同時也有犯罪心理的描寫,
跟「八代菜菜香」一樣都是讓我會覺得共鳴的角色,
聲優「中原麻衣」,
是「舞-HiME」系列的「鴇羽舞衣」,
「魔法美少女」的「吉川舞夏」,
TV版「CLANNAD」的「古河渚」,
「交響樂之雨」的「朵魯妲」,
「幸運星」的「柊司」(遊戲和廣播劇)等等.

男主角「日高佐菜」, 名字有點女性化是特點,
咳, 跟各位觀眾一樣喜歡玩戀愛AVG,
本身有著悲慘遭遇, 不過卻也成為救了菜菜香的關鍵,
聲優「立花慎之介」, 嗯, 不熟,
「子供時代」的聲優「木村まどか」,
則擔任過「少女愛上姊姊」的「菅原君枝」.

另一位男主角「若月修輔」,
呃, 除了在故事裡跟她姊姊大玩姊弟戀以外,
沒什麼特別的印象,
聲優「子安武人」,
擔任過「瀨戶的新娘」的「阿政」,
「Keroro軍曹」的「Kururu曹長」,
「夢幻遊戲」的「星宿」,
在這卡通裡擔任這種活潑開朗型的角色,
還滿令人意外的.

角色原案是「ささきむつみ」,
在「秋之回憶」系列裡也是擔任角色原案.

BGM部份由「5zizz」製作,
跟「Happiness!」一樣,
成員裡的「志倉千代丸」也作了這卡通OP和ED的詞曲,
作過「秋之回憶」裡的BGM和其中幾首歌的曲子,
也作過「飛田扉」這個角色的配音,
「藍天下的約定」的OP, 「Happiness!」的OP和ED也是由他作詞作曲,
「磯江俊道」則是擔任這卡通OP和ED的編曲,
同時也負責過「Happiness!」, 「少女愛上姊姊」, 「女生愛女生」的BGM.

OP曲「Tears Infection」(眼淚的感染), 節奏很明快的歌,
由「KAORI」主唱,
她同時也唱過「藍天下的約定」的OP, OVA版「秋之回憶」的E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OP的作畫相當不錯,
大量出現跟時間有關的東西是特色(手錶, 時鐘, 沙漏等).

ED曲「キミと夜空と坂道と」(你與夜空與道路),
對這首歌就比較沒有特別的感覺.

另外, 這畢竟是遊戲發售前就先上映的動畫,
在劇情上就難免有點不完整(最後一話怎麼一下子跳到十年後),
不過整體劇情和結局算很不錯,
要是說為了彌補「秋之回憶」系列沒有TV動畫化的遺憾,
這部也算是有達到了一半.

總之, 在相似題材類型的卡通裡,
「Myself;Yourself」算是很不錯的作品之一,
喜歡校園戀愛類型作品, 或者喜歡戀愛AVG改編的動畫的人,
這部就別錯過了.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Hqa/ISJq2or53cykRAs3UAKCtwZro+GVLVLwSyh+WRkWj5m1K3gCfZJ1Z
7EEzA4hhLL+9aUcrIvGSQBg=
=LBf3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pshot20071226034350

-----BEGIN PGP SIGNED MESSAGE-----
Hash: SHA1

其實計畫寫這篇文章已經很久了....

來記錄一下我目前和以前常使用的軟體吧,
順便做點介紹和推廣.

CCleaner: 清理系統垃圾用,
不過我通常都是C槽快滿了才會想到它,
或者用它來跑反安裝程式(控制台那邊讀清單都會很久).

DVD Decrypter: 作DVDRip我都用這個,
雖然官方網站被嗶(消音)了....

FinePrint: 印表機輔助軟體,
把好幾張紙合併在一張列印算是它的基本功能, 用它也用好幾年了.

Fraps: 遊戲抓圖錄影用,
不過錄影功能真的好吃硬碟.

ImgBurn: 專燒映像檔的軟體,
以前都用Nero那一類的程式在燒,
後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找來這套專門燒映像檔,
其實之前幹過更瘋狂的, 拿cdrecord for windows來燒.

Matroska Shell Extension: 看.mkv裡包了哪些東西,
它也可以用來調視訊縱橫比, 不過某些4:3的影片調了會出錯,
還有, 它在算bitrate的速度真不是普通慢....

MeGUI: 影片x264轉檔我都用這個, 功能稍微複雜了一點,
不過我喜歡複雜, 所以沒差,
它也可以拿來轉XviD, 只是我沒試過就是了.

AppLocale: 執行程式時臨時變更語系用,
其實用到的機會不大, 遇到要解有日文檔名的.zip檔時,
會用這套開WinRAR下去解.

MKVtoolnix: 打包.mkv的程式, 轉.mkv檔必備.

No-IP: 以前用這家動態DNS時還有在用,
現在用只是為了不讓自己以前申請的Sub Domain Name被搶走....

sancho: 名字很有趣的一個軟體(山丘?),
用來遠端操控mldonkey用, 不過功能似乎不是很完善,
偶爾還會當掉.

SecureCRT: 連Linux主機用,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用putty(pietty),
一方面是因為我從3.4x版就用它到現在, 已經習慣了,
另一方面, 我還是覺得putty在很多方面都還不夠友善(介面, 站台管理, 中文支援等等),
而且SecureCRT也是試過很多Telnet/SSH client裡,
少數還支援zmodem傳檔, 而且server丟大量訊息過來時不會當掉的軟體之一.

Unlocker: 對付某些刪不掉的檔案用, 不過通常只用來看檔案被哪個process佔著不放.

WinRAR: 其實我用WinZip真的用好久好久,
後來會換WinRAR是因為WinZip它實在不怎麼長進,
再加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大家都傳.rar的壓縮檔過來....

Foxit PDF Reader: 看.pdf用的軟體,
會用它只是因為開.pdf的速度快,
Acrobat這個怪物我還是有裝, 只為了把檔案轉成.pdf....

uTorrent: 一開始用它的理由很奇怪,
原本只是為了檢查用mldonkey下載回來的檔案是不是完整,
(發佈種子的人沒提供CRCMD5檢查碼時),
後來卻開始用它抓新番, 抓完之後再把檔案移到Linux上用mldonkey做種,
在這之前用過的BT Client的話就Azureus吧,
最原始的BitTorrent也用過一陣子.

4NT: 從95時代用4DOS用到現在改用4NT,
事實上這軟體的歷史還真的滿久,
以前用DOS時就不用說了, 用了它之後幾乎沒command.com出場的機會,
Win95/98時代這幾乎是常駐程式了, 還把4DOS.INI檔細心編過,
換到Win2K/XP時用到機會少了(一堆DOS指令不能用),
不過還是會裝,
一直以來都只用它Shell部份的功能和一些內部命令的擴充,
批次檔專用語法倒是很少用到.

Audacity: 處理音訊檔用的軟體,
之前都是用Nero附的Sound Recorder,
後來不用Nero之後就改用它了.

emule: 之前還沒有用Linux養動物時都靠它,
更早之前是用eDonkey2000, 後來換成eMulePlus這個mod.

Free Download Manager: 續傳軟體囉,
續傳軟體之前用過最久的一個是GetRight,
FlashGet很紅的時候也曾經用過一陣子.

PCMan: 上BBS專用的軟體, 我打逼跟連Linux主機是分開用不同的軟體,
上BBS的話, 我是以BBSTerm起家,
後來換成Multi-Term用好幾年, PCMan剛出時我一開始是不用的,
後來也是因為Multi-Term一直不改版才改用PCMan,
NetTerm, SimpTerm和KKMan也都有用過, 不過時間不長就是了.

Total Commander: 很著名的NC-like的檔案管理軟體 for Windows,
之前是叫Windows Commander, 後來被微軟要求改名字,
雖然我之前在DOS都沒接觸過類似的軟體,
不過這套倒是用得很習慣, 現在是日用品之一了, 也拿它來連FTP,
之前還有用過的大概只有Win95/98時代用的CView吧.

TweakNow PowerPack: 系統調校軟體我用過最久的應該就這個,
它裡頭附的記憶體管理功能之前我還滿常在用的.

ACDSee: 原本只是單純的看圖軟體, 後來越做越肥,
不過我還是有在用就是了, 除了看圖以外,
圖片轉檔和簡單的編修也靠它,
不過不會用它來處理圖片以外的檔案, 雖然有相關的功能.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硬碟分割軟體,
其實它跟PartitionMagic很像,
會用它也只是單純因為PartitionMagic一直不更新.

Acronis True Image: 做Ghost用,
Ghost原本是個軟體的名字, 後來因為太普及, 從名詞變成動詞,
之前根本沒做Ghost的習慣, 習慣自己手動挑檔案備份,
後來卻因為越來越懶, 乾脆去收購二手硬碟,
然後直接用它備份C槽的東西,
能夠在Windows環境下直接備份C槽是它的優點.

Acrobat: 以前還會用它看.pdf,
後來幾乎是用Foxit Reader在開,
現在除了靠它對付一些Foxit開不了的.pdf之外,
就是拿它來轉.pdf檔.

Ashampoo Burning Studio: 燒錄軟體,
我剛買燒錄機時是用Adaptec Easy CD Creator,
後來跳槽到Nero用了好幾年, 經歷過CD與DVD交接的燒錄時期,
開始不用Nero的原因是因為它越做越肥,
以及Unicode檔名支援上的一些問題,
Ashampoo把A去掉就變成「洗髮精」的英文,
所以有些人就直接叫他洗髮精.

COMODO Firewall Pro: 防火牆,
防火牆一開始我是用ZoneAlarm, 後來換Sygate Personal Firewall,
再跳槽到Outpost Firewall之後又跳回Sygate一陣子,
COMODO是最近才用的, 除了操作介面差了一點以外其他都還不錯.

DAEMON Tools: 虛擬光碟,
虛擬光碟的軟體一開始是用Alcohol 120%, 也就是俗稱的酒精,
後來因為酒精嗶(消音)困難, 再加上嗶(消音)的需求越來越低,
就越來越少用了, 到最後乾脆不裝,
有虛擬光碟的需求時就只用它.

Dr.eye: 嗯....滿肥的翻譯軟體,
要不是有查日文字的需求, 其實不是很想裝它,
查英文單字幾乎都是去查線上辭典, 或者用sdcv查,
它附的即時翻譯的功能不知道跟哪個軟體衝到, 會一直當機,
多語瀏覽功能的話, 以前Win98偶爾會用(之前是用南極星跟漢字通),
現在幾乎沒有用到的機會了,
介面翻譯的話那更不可能去用, 反正我英文版軟體用得很習慣.

foobar2000: 幾乎都是拿來轉檔用, 偶爾拿它聽一下電台,
雖然它是個音樂播放軟體.

Google Desktop: 令人又愛又恨的軟體,
主要分為資料索引和桌面小工具兩個功能,
建索引有時候會無故拖慢電腦速度, 或者乾脆就當機,
桌面小工具的話, 有些非官方的Widgets也是會當掉,
不過找檔案真的很方便, 還曾經替我救回不小心刪掉的文字檔.

Firefox: 咦....之前好像寫過了....

Thunderbird: 收信用,
POP3取信軟體方面, 從IE3的Internet Mail開始用,
換過Office裡的Outlook, IE4的Outlook Express, Becky!,
Mozilla到目前這套.

PAPAGO: 電子地圖軟體,
同類型軟體裡能選擇的實在不多.

Skype: 話說我名單裡才6個人,
而且這6個人都好久沒上線了....

SMPlayer: 算是備用的影片播放軟體, 雖然過去有一陣子很常用它.

Snagit: 抓圖軟體之前只用過HyperSnap,
一直到有一次用過同家公司(TechSmith)出的Camtasia(畫面錄影作教學影片)之後,
認識了這套軟體, 就跳槽過來了.

TMPGEnc DVD Author: 其實自己很少有機會作DVD影音光碟,
不過有的話都是用它來作,
視訊來源如果是Divx加外掛字幕的話似乎會出點問題.

TMPGEnc Xpress: 用這套的機會就更少了,
偶爾拿來剪接MPEG2影片用.

VMware Workstation: 很有名的一套虛擬PC軟體,
自己也是重度使用者, 通常用來測試一些有的沒有的用.

Winamp: 不知不覺用它用好幾年了,
聽MP3方面, 其他的只用過Jet-Audio(仿家用音響面板的那個時期),
有安裝一些外掛, 例如DFX, Toaster等等.

WindowBlinds: 會裝這個只因為XP的預設介面實在有夠醜,
更改系統風格的軟體, 類似的只用過StyleXP而已,
用過最久的主題是Dogmax, 目前是用Diamond, 跟Vista還滿像的.

GNUPG: 數位簽章軟體, 打鑰匙我都用它,
Windows平台還另外用GNUPG for Windows這個frontend,
PGP因為商業味道太重, 並不是很喜歡用.

XChat: 在Windows裡上IRC之前是用mIRC,
後來才發現XChat有Windows版,
其實我上IRC頂多是看人家聊天, 或者跟XDCC Bot講講話要檔案,
mIRC裡一堆繁雜的功能幾乎都用不到,
在Linux上則是有在用screen+irssi掛IRC.

Yahoo! Messenger: 就是所謂的即時通, 不過我是用英文版,
英文版雖然有少數聊天情境沒辦法跟用中文版的人共通,
不過英文版裡多好多遊戲, 可惜清單裡的朋友們沒一個用英文版.

Yahoo! 奇摩迷你筆: 這是最近才開始用的,
我是覺得比Dr.eye好, 不過用的時候得連上網路就是了.

7-zip: 雖然WinRAR能解.7z檔, 7-zip能解.rar檔,
不過我還是兩個都裝了....

Dreamweaver: 裝來寫網頁,
之前還會拿它來寫PHP, 後來開始用Smarty之後幾乎是不拿它來寫PHP了,
只拿它來作template.

AutoGK: 作DVD轉XviD用,
沒這套之前都用VirtualDubMod再加上一堆雜七雜八的軟體....

Delphi: 之前上課寫作業會用到,
後來留著偶爾寫一些win32下的程式.

Broken Cross Disk Manager: 光碟索引軟體,
用來整理一堆燒錄片用, 之前有用過Advanced Disk Catalog,
後來換這套是因為它支援Unicode檔名.

Cobian Backup: 檔案備份用,
同類型軟體之前用過是Second Copy的時間最長,
用這類軟體好處是方便, 不過設備份規則會設得很累.

DAMN NFO Viewer: 為了欣賞嗶(消音)們的「創作」才裝的,
話說這些玩reverse engineering的駭客們的藝術天份真不是蓋的.

Dialog Box Assistant: 用來解決Windows裡制式的開檔/存檔視窗功能上先天性的不方便,
它會記憶前幾次在哪個資料夾開檔或存檔, 擺在選單裡直接選,
之前為了這個功能裝了個PowerDesk來用, 吃掉5MB的空間只為了這小小的功能,
後來才找到把這個功能獨立出來的軟體.

DU Meter: 在Windows裡作流量統計用,
從2002年的記錄檔一直留著到現在....

NOD32: 防毒軟體,
話說我防毒軟體也換過好幾套, PC-Cillin, Norton Antivirus, Symantec Antivirus,
Kaspersky到現在的NOD32, 換的理由嘛,
PC-Cillin誤判率太高, Norton太吃資源, Symantec一堆毒都掃不到,
Kaspersky也是太吃資源, NOD32是目前還算不錯, 不過新版似乎也快像Norton那樣了.

GIMP: 以前都會裝一套Photoshop來修圖,
不過Photoshop裡一堆專業的功能我幾乎用不到,
後來簡單的修圖都直接用ACDSee, 複雜一點的就用GIMP來搞定,
雖然GIMP裡一堆進階的功能我也是用不到就是了.

K-Lite Mega Codec Pack: 用來解決雜七雜八影音檔不能播放(或轉檔)的問題,
之前是用Nimo Codec Pack, 後來沒再更新之後改用它,
用到目前為止沒什麼大問題.

Launchy: 用鍵盤啟動程式的軟體,
之前是用Find and Run Robot, 也不錯, 不過Launchy更好,
很適合作為打字快的人的日用品.

Mp3tag: 編輯音樂檔tag的軟體,
之前是用Tag and Rename, 後來改換這套.

OpenOffice: 偶爾拿來寫寫東西用, 支持自由軟體, 噗.

PeerGuardian: 因為怕嗶(消音)嗶(消音)到被抓去關, 所以....

RapidCRC: 用來檢查或生CRC或MD5檢查碼用,
之前都是用wxChecksums, 後來發現這個更方便.

TightVNC: 遠端遙控或者遠端被遙控我都用這個,
之前有用過UltraVNC, 不過容易出一些小問題.

TreeSize: 硬碟快滿時用它來找怪物在哪個資料夾用.

UltraISO: 做映像檔用, 特別是開機光碟的映像檔,
在這之前曾經用mkisofs的win32 binary硬幹過,
不過現在用到的機會也不多了.

WinDVR: 以前都拿它錄電視節目用,
自己的電視卡是康博M500, 官方軟體以前很差,
不過現在有進步了, 所以也沒在用了.

Windows Live Messenger: 雖然改名了, 但是大家還是叫它MSN,
一直以來我對它很感冒, 用它是被逼的啊....

Windows Live Writer: 最近才開始用, 專門用來寫blog的軟體,
不過要BSP支援xml-rpc才行, 國內目前只有一家Pixnet支援,
您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就是用它post到這裡的,
這是微軟作的軟體裡, 少數我覺得很不錯的.

UltraMon: 如果電腦同時接兩個以上的螢幕, 而且用延伸桌面,
它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輔助功能,
例如視窗快速地在兩個螢幕之間搬動,
快速調整主副螢幕, 獨立的工作列, 螢幕有各自的桌布等等.

autoruns: 用來管理開機時自動程式的小工具.

CDCheck: 檢查燒錄片有沒有燒壞, 附checksum檢查功能.

CDSpeed: 檢查燒錄品質用, 要搭配可以測片的燒錄機.

D3DWindower: 有些遊戲沒有辦法開視窗模式玩的時候,
就用它強迫開, 換了寬螢幕之後這軟體好常用到.

Everest: 看系統資訊用, 不過我都拿它來看sensor比較多,
CPU溫度, 風扇轉速那一類.

(g)vim: Linux上很著名的純文字編輯器, 不過我Linux和Windows兩邊都有用.

MadEdit: 很早之前有用過UltraEdit, 後來也慢慢不用了,
Windows上用純文字編輯器都是這個或gvim為主,
(gvim在Windows平台會有一點顯示方面的問題).

NTPClock: 網路校時程式.

Aegisub: 國外字幕組之間很流行的字幕編輯軟體, 目前都是用它做字幕,
其他字幕的軟體我試過都覺得不上手.

AutoHotKey: 有時候需要作一些重覆性的動作時會用它, 類似按鍵精靈的軟體,
它的程式語法一整個怪.

BOON-SUTAZIO: 用它來保存niconico網站上的影片和字幕.

CDex: CD轉MP3我都靠它, 這套也用好幾年了.

Convertz: 檔案語系轉換軟體, 基本上都拿來轉MP3檔案裡的tag較多.

DOSBox: 曾經拿它來玩一些DOS的舊遊戲過, Win2k/XP真麻煩.

eclipse: 之前學J2ME時有用過一陣子,
不過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沒繼續用下去,
不過我還是要說....eclipse真的是個不錯的IDE.

HDTune: 檢查硬碟壞軌用, 順便看硬碟SMART狀態.

HTTrack: 砍站軟體, 以前用過類似的有Teleport Pro和Offline Explorer,
不過現在幾乎沒在用類似的軟體了, 上網越來越方便.

MKVExtractGUI: 從.mkv檔抽取影音或字幕用,
是最近才比較有開始在用....

nLite: 作XP安裝光碟會用到,
很久之前都是看MSFN的教學土法煉鋼, 後來有它方便多了.

PhotoCap: 功能很豐富的照片批次處理程式,
我相簿裡那些照片裡的附加文字就是用它加的.

SubToSrt: DVD格式字幕轉成.srt又支援中文辨識的,
找了很久只找到它, 就將就用了, 作DVDRip必備.

timidity++: 曾經用過它把MIDI轉成.wav, 次數不多就是了,
我擁有第一部電腦的前一兩年還滿常聽MIDI的.

VirtualDubMod: 依賴vfw的視訊編輯軟體,
之前轉.avi都靠它, 也拿來剪接影片過,
拿來作frame server去餵其他轉檔軟體倒是很少(這部份靠AviSynth比較多),
現在的話, 應該不會想把影片轉成.avi了吧.

wbat: 以前用Win98時用過一陣子,
批次檔選單工具, DOS時代, 這樣的軟體其實很多.

XnView: 圖檔管理軟體, 平常只配合Total Commander在用,
或者用它附的nconvert轉圖片格式, 看圖的話還是以ACDSee為主,
曾經強迫自己用XnView一陣子, 可是還是不太習慣, 所以....

mldonkey: 在Linux養動物都靠它,
自己在Linux上跑P2P已經好幾年了,
xMule, amule, BitTorrent官方版, azureus都用過,
後來才知道有這個同時支援edonkey和BT兩種協定的軟體,
頓時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過我發現有些server或其他client軟體,
對mldonkey不怎麼友善就是了.

呼, 大概就這樣吧,
其實我以前還滿喜歡去試用軟體的, 現在都越來越懶了,
還有這篇寫的大部份還是以Windows平台為主,
雖然有些軟體它是跨平台的,
之所以比較沒提到Linux的部份, 主要是因為Linux在安裝好之後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有,
安裝軟體幾乎都下指令就搞定, 很難記得自己曾經裝了哪些, 用了哪些,
再來也因為Ubuntu它把packages拆得很散, 就更難去記了,
話說我為了寫這篇還去 cat /var/log/dpkg.log , 反而換來一堆疑惑.

其實我在Linux上用的, 應該都跟大家差不多才是,
架站用apache2, mysql5, php5, samba, postfix, bind9, icecast,
openssh, proftpd, pttbbs等等,
目前我幾乎沒在Windows上架什麼server,
這也是我兩種作業系統在使用上的主要差異.

不知不覺碰電腦也十幾年了....

-----BEGIN PGP SIGNATURE-----
Version: GnuPG v1.4.3 (GNU/Linux)

iD8DBQFHc3z4SJq2or53cykRAiclAJ9MiKwYw8pgj6vtI8XyBLSN6oolwQCgy/b+
sSSKh97BxSHYHdoP3eyPHxU=
=DZuD
-----END PGP SIGNATURE-----

TsukinoUs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